欢迎您,来到5号网!

5号网首页|手机版

养生美容亲子-为健康美丽播种!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 > 看病

为什么春天容易生病?春天容易生什么病?

时间:2017-02-10 14:21:20 编辑:5号网-lkn 1570

每到换季的时候,医院就人满为患,多数都是过敏、鼻炎、流感患者。不少人困惑,为什么春天容易生病呢?关于,为什么春天容易生病?春天容易生什么病?5号网小编来为您一一解答!

为什么春天容易生病

1、冬天里,身体渐渐对寒冷习惯了。春天天气转暖,昼夜温差大,人体内部系统却还来不及调整适应。

2、春天万物生机萌发,皆蠢蠢欲动,细菌、病毒等亦随之活跃。

3、不按牌理出牌的古怪天气,忽冷忽热的温度变化,四处飞扬的花粉等也是春季致病的诱因。

4、初春蔬菜/水果品种较少,容易缺乏营养。

5、开春后,人员开始流动,公共场合聚集人员有助于病原菌的相互传播。

6、人体呼吸道粘膜屏障作用下降。春季气候干燥,人体缺水,呼吸道粘膜失去滋润,粘膜细胞脱落,屏障作用下降,导致呼吸道传染病多发。

为什么春天容易生病?春天容易生什么病?

春天容易生什么病

1.呼吸系统性传染病:

倒春寒极易引发呼吸系统性传染病,早春的气候寒冷干燥,直接影响到呼吸道黏膜防御能力,病毒、细菌等皆易趁虚而入,引发腮腺炎、流感等传染性疾病。这时应当注意保暖及环境通风,孕妇、老幼等体制较弱人群需加强防范,避免到人多的场合去,户外归来、饭前便后均需及时洗手。想要杀菌和防寒,饮食上可以多吃些芹菜、洋葱、大蒜等等。

2.脑血管疾病:

气温的骤然变化,使身体在冷空气的刺激下,容易产生血管的收缩和痉挛。中老年人出现动脉的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就可能发生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很可能致残和致死。所以,老年人如果有高血压及心脏病史的话,倒春寒时,更需要好好保暖,气温突然出现较大变化,不宜随便出门,注意控制好室温。此外,老人如有晨练习惯,最好在太阳出来后进行。但凡突发胸闷和胸痛等症状,需立刻就医,以免延误治疗。

为什么春天容易生病?春天容易生什么病?

3.风湿关节性疾病:

有爱美女性喜欢在春天穿短裙和长靴,不注意保暖防寒,结果出现关节病。尤其是倒春寒期间,膝关节不断受寒,容易出现风湿性的关节炎等。这都是因为寒气渗透皮肤,导致腿部的血管痉挛,让膝关节的供血减少,削弱了抵抗力,并且病变的初期没有明显的不适,而一旦感到疼痛就已非常严重。

4.鼻炎发作:

在季节变换时,红斑、丘疹等常见过敏性疾病容易出现,通常发生在面颈、手臂一类外露的地方,大多会有瘙痒感伴随。当前正是花粉期,伴随着倒春寒时的大风,各种过敏原在空气中飘浮,容易诱发过敏性鼻炎。体质过敏者易被动物毛屑、食物、灰尘、花粉等引发过敏性鼻炎。冷空气也是引发过敏性鼻炎的主要致敏原。大家可以有氧运动、锻炼身体等方法增加呼吸道的免疫力,少去树木、鲜花多的地方。

为什么春天容易生病?春天容易生什么病?

春季易发肝炎流感

春天气候复苏,细菌和病毒渐渐活跃起来,是肝炎的多发季节。医学专家建议,春季要特别注意卫生,避免惹上肝炎。甲肝的发病季节为冬春季,戊肝为四季散发。病毒性肝炎中甲型肝炎、戊型肝炎均与‘吃’密不可分,患者大多是吃出来的肝炎。

甲肝和戊肝在职业人群中发病者较多,原因很简单。上班族在外吃饭往往求异求新,而时下流行的无论是生吃蔬菜、鱼或海鲜,都会让各种细菌病毒有可趁之机,使人体致病。这些肝炎的传播途径主要是人们通过食入被甲肝、戊肝病毒污染的食物、水或使用被病毒污染的餐具。

据医学资料显示,甲肝好发对象以青少年为主;戊肝以中年、老年、孕妇为主。这两种肝炎虽然不会转为慢性肝炎,但其病程一般都在一个月左右,此后还要有一到两个月的休息才能完全恢复。

春季预防流脑:流脑是儿童中多发传染病,小学、幼儿园、托儿所要做好晨检,发现可疑病儿应及时送医院治疗,并做好隔离和其他儿童的预防工作。

为什么春天容易生病?春天容易生什么病?

春天预防流感注意事项

如果做好下面几件事对于预防流感非常有帮助:

1、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

2、除了吃饭和洗澡,尽量不要让手和脸部任何部位接触,比如尽量不要让孩子揉眼睛,挖鼻子等等;

3、每天用温盐水或漱口水漱口两次。盐水则可以有效的防止病毒增生;

4、每天至少用棉球蘸温盐水洗一次鼻腔,用力用鼻子呼气一次,这样会有效的降低你的鼻腔里病毒数量;

5、每天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以增强自己的免疫力;

6、尽量多喝水,喝水会将喉咙里的病毒冲进胃里,稀释了喉咙处的病毒,流感病毒在胃里是不能繁殖的。

5H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场。

猜你喜欢

二维码

网站简介|网络营销|法律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12 - 2015 5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5号健康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15005143号-3
提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本网站敬告网民:身体若有不适,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所有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