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号网!

5号网首页|手机版

养生美容亲子-为健康美丽播种!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 > 药品

六味地黄丸治早泄吗?六味地黄丸的功效与作用

时间:2016-12-06 10:44:08 编辑:5号网-lkn 488

六味地黄丸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药品。那么不少人困惑,六味地黄丸治早泄吗?关于,六味地黄丸治早泄吗?六味地黄丸的功效与作用。5号网小编来为您一一解答!

六味地黄丸治早泄吗?六味地黄丸的功效与作用

六味地黄丸治早泄吗

专家表明,六味地黄丸的主要功能是滋阴补肾。用于肾阴亏本,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适用于亚健康状况人群和中老年人的摄生保健;肾阴虚的典型表现是潮热、盗汗、手心和脚心烦热、口燥咽干,此外还有遗精、梦遗、早泄等。

阳痿的主要因素为肾阳虚,肾阳虚的典型表现是腰膝酸软、不耐疲惫、常常觉得乏力、四肢发凉、喜热怕冷等。有些肾阳缺乏的人,也可能会出现勃起功能障碍、早泄、滑精等性功能问题。导致早泄的因素有许多,如性生活过频、器质性因素、心理因素等。男性早泄仅仅一个表现,是因为一些因素导致的,六味地黄丸对阳痿早泄不一定有疗效,找出病因对症医治才能治好。

六味地黄丸治早泄吗?六味地黄丸的功效与作用

六味地黄丸的功效与作用

六味地黄丸的功效

六味地黄丸最早源自“医圣”张仲景的名著《伤寒杂病论》的“金匮肾气丸”(即桂附地黄丸)。至北宋,太医丞钱乙认为肾决定着人的生长发育,强调补泻要同时进行的理论。遂从“金匮肾气丸”入手,创制了滋补肾阴的名方:六味地黄丸,由熟地、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6味中药组成。

中医学认为肾藏有“先天之精”,为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故称为“先天之本”。方中用熟地黄滋阴补肾,填精生髓,为方中的君药。山茱萸滋养肝肾,并能涩精;六味地黄丸山药补脾益气而固精,二者用为臣药。三味药相配,共同发挥补益肝、脾、肾的作用,效力全面,且以补肾阴为主,补其不足,可治“本”。泽泻泄肾利湿,并可防止熟地黄过于滋腻;丹皮能够清泻肝火,同时可以制约山茱萸的收敛作用;茯苓淡渗脾湿,帮助怀山药健运脾胃,这三味药物为泻药,泻湿浊,平其偏盛,为佐药,是治标。

六味地黄丸治早泄吗?六味地黄丸的功效与作用

六味地黄丸的作用

1、治疗糖尿病:每次服用六味地黄丸9克,每日服2-3次,治疗轻(中)型糖尿病效果良好,对重型糖尿病也有一定疗效。
2、消除肾炎蛋白尿:急性肾炎患者,经治疗水肿消失,但尿蛋白仍存在,每次服用六味地黄丸6-9克,每日服2-3次,服1-2个月后可消失。
3、治疗甲胎蛋白低浓度持续阳性:每次服用六味地黄丸9克,一日服2次,连续服半年至一年,可大大降低肝癌的发病率。
4、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本病常伴有潮红、潮热、出汗、焦急、心悸、急躁、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症。每次服用六味地黄丸6-9克,每日服2-3次,连服3个月,可明显改善上述症状。

六味地黄丸治早泄吗?六味地黄丸的功效与作用

5、治疗五更泻:每次服用六味地黄丸10克,每日服3次。
6、治疗复发性口疮:每次服用六味地黄丸6-9克,每日服2-3次,一般服3-5天可见效,且愈后很少复发。如复发再服本药仍有效。
7、治疗牙周脓肿:每次服用六味地黄丸10克,每日服3次,服3-5天可减轻症状。
8、治疗慢性鼻炎:每次服用六味地黄丸9克,早晚各服1次,连服2-3个月,可有明显疗效。

六味地黄丸治早泄吗?六味地黄丸的功效与作用

几种人不能吃六味地黄丸

1、肾阳虚的人:

如果您是肾阴虚,经常感到手脚心发热,心烦,夜间睡眠后容易出汗,口干舌燥,失眠多梦,再加上腰酸背疼,耳聋耳鸣,舌苔又不厚,是可以吃六味地黄丸的,但绝不能把六味地黄丸当做是补肾的万灵丹。比如,肾阳虚的人,在感到腰膝酸软的同时,夜间小便增多,大便经常不成形,总感到怕冷、手脚冰凉,食欲不振等,这种人服用六味地黄丸,无异于雪上加霜!

2、脾胃亏虚、痰湿偏盛的人:

脾胃亏虚、痰湿偏盛的男人也不能服用六味地黄丸。这样的人,平时食欲欠佳,经常胸闷、胃胀,大便溏泄,舌苔偏厚,六味地黄丸中的地黄、山萸肉等过于滋腻,服用后会加重病情。

六味地黄丸治早泄吗?六味地黄丸的功效与作用

3、有肾阴虚但又有感冒腹泻的人:

感冒发烧期间、急性肠胃炎腹痛腹泻的时候,即使有肾阴虚症状,也暂时不宜服用六味地黄丸,须待邪祛病愈后再服。

4、健康的人:

对于健康人群,如果没有明显肾阴虚的症状,不适宜于自行长期服用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虽然是滋补肾阴的良药,但不能当维生素天天吃。一般主张服用一个月后,停一周;或吃一周,期间停一两天。

5H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场。

猜你喜欢

二维码

网站简介|网络营销|法律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12 - 2015 5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5号健康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15005143号-3
提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本网站敬告网民:身体若有不适,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所有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