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01-15 14:32:11 编辑:汪国麟 医师 540
肠道是人体进行消化食物与吸收营养的地方,关系着我们营养状态的好坏及废物能不能有效的排除。除此之外,肠道也是最大的免疫器官,会分泌大量的发炎物质,直接影响免疫系统。
肠道的健康,系于肠道中维持菌丛生态平衡的平衡,而其关键就在于对人体有益的菌属(即我们所说的益生菌)数量是否足够。
无论在动物实验或是人体的临床研究都发现,益生菌可以改善胰岛素阻抗的现象,使得代谢症候群及糖尿病获得比较好的控制。其中一个2012年的研究证实,经过六周的补充,第二型糖尿病病患的空腹血糖以及糖化血色素(HbA1C),都有大幅的降低。
许多研究发现,补充益生菌可以降低血液中的总胆固醇以及坏的低密度胆固醇,而更难能可贵的,竟然还可以提升好的、保护性的高密度胆固醇。在此同时,益生菌还可以减少脂肪组织(譬如腹部)的发炎状况,使得血管中发炎性的胆固醇斑块的形成减少,让动脉硬化的机率降低。
益生菌可以藉由抑制一些会产生致癌物的坏菌、粘附在致癌物上促使排出、刺激肝脏的排毒机能,以及降低发炎反应这些手段,来预防癌症,尤其是大、直肠癌的发生。
平时补充益生菌,尤其在感冒或流感流行期的前三到六个月就开始补充,一旦感染,症状平均可以减少1到2天(甚至更多天),而严重性也会大大降低。这对虽然注射了疫苗,但保护率只有约六成的老年人来说,尤其重要。
已经有研究发现,肠道细菌和肥胖有密切的关联。简单的说就是,肠道好菌少、坏菌多会导致肥胖。其中一个研究甚至发现,在预产期之前数个月开始补充益生菌,母体因怀孕、生产所增加体重会大幅降低,减少产後减重的困难度。
无论使用何种抗生素,无论是注射或口服,都会破坏肠道菌丛生态的平衡。就算是一般的健康成人,就算只是短期三、五天的使用,也不例外。台湾抗生素的滥用,除了导致高居世界首位的抗药性之外,对于上面所提的慢性病,恐怕也有无可抹灭的「推波助澜」之功。
现代饮食中高量的动物性脂肪与蛋白质、糖分及精制淀粉,会改变正常的肠道菌丛生态,让坏菌占上风。腌渍食物中可能含有的霉菌,也让原本就很复杂的情况雪上加霜。另外有研究发现,喝某些配方奶粉的婴幼儿,其肠道菌丛生态,和喝母乳的婴幼儿大不相同,可能会对这些儿童带来长远的不利影响。
过度的清洁消毒,虽然降低了致病菌上身的机会,但同时也减少了我们从环境中获取重要菌种的机会。
在人体老化的过程中,好菌的数量与种类都会减少,不但使得免疫防护能力降低,营养的产生与吸收也不如以往。像糖尿病等各种慢性病,也会造成不利的肠道菌丛生态。
面对高血压、高血脂、代谢症候群以及糖尿病等各种文明病的威胁,我们的武器并不限于化学药物,各种有益健康的益生菌,或许可以扮演更积极、更天然、更有助于人体自然疗癒的角色。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5H跟帖
精选文章
猜你喜欢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