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1-08 16:45:36 编辑:本站整理 927
在这个崇拜颜值的时代,患上幻丑症是再容易不过的事,但这种病症大多出现在整形爱好者身上,下面5号网小编带大家来看一下幻丑症有多可怕?极端时会自戕。
幻丑症临床上叫做“躯体变形障碍”,躯体变形障碍是一种由外表缺陷这一先占观念所致,患者由此产生强烈痛苦的感觉,并且影响生活、工作和其他重要的功能的一种疾病。患有“躯体变形障碍”这种心理疾病的人,对自己外表的某些部位持有想象的或严重夸大的缺陷偏见,表现为对这些“缺陷”厌恶、反感、羞辱,甚至深受这种观念的折磨,导致抑郁、自杀等。
1、 常花费大量时间反复照镜子检查身体“缺陷”,或者出于对“缺陷”的恐惧回避镜子,对自己外表的某些部位过分的关注,并不停地抱怨。
2、 频繁地修整发型、浓妆艳抹。为了不让别人发现自己的“缺陷”,还常常用戴帽子、系围巾或以面纱遮脸等方式来进行掩盖。
3、他们坚信自己身体的某一部位是丑陋的,必须以手术的方式来改变躯体缺陷。
4、追求完美但永远不认同手术效果。在整形医院寻求多次手术,却对手术的效果始终难以满意。
一类是整形效果不佳或被医院做坏了,不断修补。任何整形手术都有风险,整形次数越多,风险就越高。特别是很多女孩往往是在美容院接受不正规的注射整容,产品质量问题及注射技术问题都可能带来不良的后果。为了收拾“烂尾”,不得不再做几次手术,进行反复修复。
另一类是追求完美者。这些女性多次整形后,容易上瘾。她们首次整形之前,难免比较害怕,期望值比较低,对于结果通常比较满意。但尝到甜头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只要看哪儿不满意,就去整形,希望通过多次整形来使自己变得更加漂亮。抑或是完全相反的情况,就是患上“幻丑症”,怎么看都觉得自己不好看,整了又整还是不满意、不罢休。
现在社会流行的审美趋向是用机械的、模式化的数量标准去衡量一个人的“美”。整容,用庄子的话说,是‘残生伤性’,也就是‘殉’。王贝为了‘美’去做面部‘磨骨’,就是‘殉’。”一年多前,在某公司人力资源部门实习的张轩发现,面对众多求职简历,人力资源部经理最惯用的初选方法,就是看谁长得顺眼就让谁通过。按当前社会的审美标准,什么人才算美?调查中,公众给出的排序是:有美丽外表的人(67.3%)、有权力的人(47.3%)、有金钱财富的人(46.4%)、拥有名气的人(41.3%)。而“拥有内在修养的人”(39.1%)排在最后。这个结果令人大跌眼镜。这是当下社会审美状态的真实反映。现在媒体版面上充斥着娱乐文化,这会给青年带来一种单向度的‘审美’引导,即只看外表,不重精神,迷信技术,轻视自然。
躯体变形障碍需要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并用。药物治疗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主要是在于解除患者伴发的焦虑与抑郁情绪,可用苯二氮卓类、抗抑郁剂等药物。
心理治疗是要让患者意识到,是他夸大了躯体魅力对人的重要性。其目的在于让患者逐步了解所患疾病之性质,改变其错误的观念,解除或减轻精神因素的影响,使患者对自己的身体情况与健康状态有一个正确的评估。患者对自我、对客观有正确的认知,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减少复发。
目前精神科五病室运用最广泛的认知行为治疗,是除药物治疗以外最常用的疗法。
无可否认,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也许整容这事儿,就跟同性恋类似,你愿意就去吧,这是你的自由。不过在脸上下刀,终究是有风险,谨慎点总是好的,别花了钱还整残了。
古人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有毁伤,孝之始也。”
以前的人重男轻女,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后,女孩儿的就打掉。如今却是女少男多,养了儿子还得为他娶媳妇儿的事儿操碎心。
照现在这审美观,要是有什么仪器可以预测胎儿以后的长相,那是不是有爹妈会狠心把长得丑的孩子打掉?要是那仪器预测有误,被遗弃的丑婴,日后破茧成蝶,是不是又得多一部狗血的家庭伦理剧。
审美,是个因人而异的事。保持良好的仪容,算是一种社交礼仪。如果打扮得好看些,能让你心情愉快,也让别人心情愉快,那自然是最好不过。如果,美丽的代价是让你患得患失,心理负担过重,那美也不会长久。
一辈子的时间,其实也就那么长。这有了幻丑症,说不准还会有幻美症呢。管那么多做什么,过得开心点吧。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5H跟帖
猜你喜欢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