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号网!

5号网首页|手机版

养生美容亲子-为健康美丽播种!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 > 常识

体温计能带上火车吗?体温计能过安检吗?

时间:2018-05-29 16:37:48 编辑:cwh 14160

坐火车是有很多东西不能带的,但是有时候有的人出行习惯带一些医疗工具,比如说体温计,那么体温计究竟是否可以带上火车呢。

体温计能带上火车吗

是可以携带的。

一、旅客免费携带品的重量和体积规定如下:

儿童(含免费儿童)10千克,外交人员35千克,其他旅客20克。每件物品外部尺寸长、宽、高之和不超过160厘米。杆状物品不超过200厘米;重量不超过20千克。

残疾人旅行时带的折叠式轮椅可免费携带并不计入上述范围。

体温计能带上火车吗?体温计能过安检吗?

水银体温计使用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在正规的药店买回来水银体温计,购买的时候可以咨询一下医师水银体温计的正确使用方法。我们测量体温一般常用3个部位,就是口腔、腋窝及肛门。

比较常用的就是测腋窝的方法,我们先将水银体温计的计度数甩到35℃以下,然后体温计的水银端放在腋下最顶端后夹紧。确保体温计和皮肤密切的接触,差不多5分钟后取出体温计。读取好度数以后用抽纸擦干净以便下次再使用。腋窝比较容易出汗,在测量的时候一定要先把腋窝下的汗水擦干净。腋窝测量体温要注意的是时间要控制在5-6分钟之间。

测量口腔的时候,先将水银体温计的计度数甩到35℃以下,把体温计放在舌头之下稍微的用点力压住。在此之前一定要记得给体温计的表面消毒擦净之后才能放口腔。时间是3分钟,记住中间不要说话。

测量口腔的时候注意不要太用力咬体温计,若是碎掉了会有中毒的危险。意识不清楚的病人和小孩子最好是不要用这个测量的方法。口腔温度测量完毕照样用抽纸擦净,再用酒精棉球把整个水银温度计擦拭一遍然后放回原位待下次再用。

体温计能带上火车吗?体温计能过安检吗?

3岁宝宝发烧怎么办

宝宝的体温在36.2℃-37.5℃为正常,低烧是指体温波动于38℃左右,高烧时体温在39℃以上,若超过41℃为超高烧。连续发烧两个星期以上为长期发烧。当宝宝发烧了怎么办?宝宝发烧期间,多留意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注意其体温变化。一般来说,宝宝发烧低于38.5℃,采取物理降温方法即可,切勿滥用药物;若宝宝发烧高于38.5℃,应及时带宝宝就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退烧药。现介绍宝宝发烧时的家庭护理方法:

1、常见发烧物理降温方法:

①冷敷法:这个方法简便易行,用冷毛巾敷在前额,毛巾变热后再用冷水浸后重新敷上。用冷水袋或冰袋敷效果较用冷毛巾敷前额要好。

②全身温水拭浴或泡澡:将宝宝衣物解开,用温水毛巾搓揉全身或泡澡,如此可使宝宝皮肤的血管扩张,将体气散出;另外水气由体表蒸发时,也会吸收体热。每次泡澡约10~15分钟,约4~6小时一次。

③使用冷水枕:肛温38℃以上可使用冷水枕,乃利用较低的温度作局部散热。现在市面上的软冷水枕甚为方便,冷度也不会太冷,较大幼儿及儿童可用。但是不建议用于6个月以下的婴儿,因为婴儿不易转动身体,会造成局部过冷而冻伤或导致体温过低。

2、多喝水:有助发汗,此外水有调节温度的功能,可使体温下降及补充体内流失的水份。

3、饮食以流质、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为主,如菜粥、汤面等。

3、适当增减衣物:如果宝宝四肢冰凉又猛打寒颤,则表示需要温热,所以要外加毛毯覆盖;如果四肢及手脚温热且全身出汗,则表示需要散热,可以少穿点衣物。

4、保持室内温度适宜及空气流通,尽量减少亲友探视,以防止交叉感染,同时利于宝宝休息。

体温计能带上火车吗?体温计能过安检吗?

发烧有哪些典型症状

小儿发烧程度分级:低热:37。5℃-38℃;中等热:38。1℃-39℃;高热:39。1℃-40℃;)超高热:40℃以上。

如果患儿皮肤出现皮疹,可能为常见的出疹性传染病,如幼儿急疹、麻疹、风疹等;如果患儿发现疱疹,可能为水痘;如果患儿发现皮肤有瘀斑,应考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亦应考虑血液系统疾病;如果发现患儿浅表淋巴结肿大,应考虑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亦应该注意白血病和恶性淋巴瘤;如果发现患儿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可能为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腺炎;如果发现患儿口腔粘膜有斑点,可能为麻疹;如果患儿肺部听诊闻及痰鸣音或水泡音,是急性支气管炎或支气管肺炎的体征,肺部听诊有哮鸣音,应考虑喘息性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哮喘;如果患儿腹部有明显的压痛或其它体征,应注意急腹症,如急性阑尾炎、肠梗阻等。

5H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场。

查看更多+

猜你喜欢

二维码

网站简介|网络营销|法律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12 - 2015 5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5号健康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15005143号-3
提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本网站敬告网民:身体若有不适,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所有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