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号网!

5号网首页|手机版

养生美容亲子-为健康美丽播种!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 > 常识

当父母超过65岁时 你应该了解的一些事

时间:2015-11-19 09:37:56 编辑:本站整理 1123

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教育我们成长认识这个五彩的世界,给了我们童年以及今后多年的帮助,当有一天他们也老了过了65岁以后,我们应该知道哪些事情,如何为自己为父母做一些应该有打算。

如果爸妈有什么万一

学生时期努力拚学科,通过一关关考试,进了职场,为了努力往上爬,学习各类专业、管理技巧与拓展人脉,到了中年,尽管已是见多识广的沙场老将,很少人会意识到自己辛苦多年的事业,可能会栽在一堂忽略已久,且从没人教过的人生必修课。

这堂课,在邻近的日本已经上演了。日本财经商业杂志《日经Business》在2014年9月,以〈隐形照护,一千叁百万人的强震〉为标题,宣告了日本中年世代正进入照护的「震央区」,因为他们属于「团块世代」(战后婴儿潮)的父母,在这一年已全数跨过六十五岁。高达一千叁百万名中高阶上班族,从此成为白天在职场卖命,晚上还得当长辈看护,随时可能因体力透支折损,老板却视而不见的「隐形照护者」。

不管工作绩效再出色,所处位阶再重要,这堂课避无可避,只要一通紧急电话,为了照顾倒下的父母,一切职涯发展都得暂时放下。根据估算,在台湾有高达二百二十万的上班族,此刻正面临失能长辈照护的压力,且近六成五的企业之员工,曾因照护问题而离职。

多年来,「叁明治世代」夹在孩子与父母、婚姻与工作之间,如今年轻夫妻双双步入中年,本以为肩上责任将卸,可以专注在自己的职涯与生活,没想到事与愿违,中年之际,大环境丕变,所面临的挑战比起过去更为艰鉅。

看看子女,当年自己大学一毕业便能自立,到了下一代却遭逢学歷贬值,使得延毕、读研究所的人数大增,加上台湾产业外移,工作机会减少,以及不婚、晚婚成为趋势,使得子女依赖家庭的时间拉得更长。

围绕在父母身边的问题也是与日俱增,开始进入老年期的他们,健康逐日走下坡,重病、失能或失智的可能性如影随形,只要稍不注意,照顾的重担就会落在自己肩头。加上医药发达,高龄或超高龄老者比比皆是,儘管自己煺休了,未来还得继续照顾自己的父母。

然而,处于此一阶段的自己,体能不似当年,老化症状也已上身,职涯与婚姻亦进入了步步为营的地雷区,扶养上下两代的承担却有增无减。难怪国内外相关研究皆指出,当「叁明治世代」步入中年,意味将进入人生另一个「黑暗期」, 因此,对于企业,这堂课势必将提高核心经营人才流失的风险;对于个人,尤其是已迈入中年的中高阶主管,若没有事先做好规画与准备,离职照护结束后随之而来的中年危机,将一触即发。

当父母超过65岁时 你应该了解的一些事

六十五岁的意义

或许你从来没想过爸妈有一天会老,但当他们跨过六十五岁大关,代表他们的人生正悄悄地进入另一个阶段。面对至亲无可回避的转变,身为子女的你我,究竟该有哪些认知与心理准备?

首先,六十五岁,是法定的煺休年龄,无论健康条件如何,大部分的人会在此时告别职场。突然赋闲下来,在经济条件、角色适应、生活节奏、人际互动,以及身心状况,都会产生新的压力与变化,若计算平均寿命,煺休后的生涯至少还有二十年以上。因此,该如何调适与规画,将影响人生下半场的生活品质。

其次,六十五岁,也是身体机能走下坡的分水岭,医学临床统计显示,六十至六十九岁是各种疾病好发的高峰期,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冠状动脉心臟病、白内障、慢性支气管炎及癌症等。另外,容易与老化混淆的失智症,六十五岁盛行率大约占五%,且每增加五岁,罹患的机率就增加一倍。而且六十五岁以上的人亦是跌倒死亡的最高危险群,因此事前预防与保健变得更为重要。

根据中央健康保险署统计,过去十年,健保医疗费用大幅成长,六十五岁以上的老人就占了六成,这意味着中高龄阶段,日常生活消费看似缩减,但个人健康医疗相关支出却节节上升。尤其,当政府财政吃紧,能顾及的层面有限,想要陪伴父母度过愉快的银发岁月,在财务、保险、医疗保障等规画,是否能够发挥「未雨绸缪」的功用,将是此一阶段极为重要的功课。

依此数据的演进来看,不仅代表社会的转型,凸显人口老化问题的严重,更提醒所有人一件事,那就是一旦过了六十五岁,代表自己将迈入死亡高危险群的「地雷区」,而愈早意识到如何预防、早期侦测、延缓慢性或重大疾病的恶化,就愈能随着长寿的趋势,健健康康地享受人生。

当父母超过65岁时 你应该了解的一些事

健康之际充分掌握预防之道

父母逐渐衰老,不单只是个人生理的变化,其背后更隐含一连串的问题,往往需要全家上下一起面对与承担。老夫老妻若都还健康,多会同住照应,万一其中之一罹病,另一半常会担起照护之责,不忍麻烦子女,除非老伴过世只剩一人时,中年子女才会真正感受到父母年事已高,以及接踵而来的挑战。

此时,即使长辈身体硬朗,若任其独居,做子女的难免担心其生活照应、交友往来、出入安全问题,甚至被诈骗集团盯上的可能;若接来同住,儘管是自己的父母亲,在生活习惯、价值观、沟通方式,以及与媳妇、女婿、孙子女的相处上,免不了得历经一段磨合期,过程中若要顾及彼此的尊严与和谐,每个家庭成员都得重新调整与适应。

若长辈生病,由于老人疾病的表现常会被误会成身体老化的正常现象,且会合併多重疾病,甚至失能、卧床,在花费、就医、陪伴与照护上,皆非一人所能承受得起,因此,往往需要动员全家的资源与人力,无论是夫妻、兄弟姊妹,还是孙子女都得分工。当身处其中时,在沟通与分配上,要不影响家庭气氛又能将老人家照顾周全,着实是一门不简单的任务。

长期观察台湾老人十大死因趋势,可以发现慢性病几乎占了七成以上,包括癌症、脑血管疾病、心脏疾病、糖尿病、肾炎及肾病变、慢性肝病及肝硬化、高血压……等,几乎年年榜上有名。

由于慢性病潜伏期很长,初期没有明显的症状,一旦罹病后便无法根治,且若长期忽略或控制不当,不仅会有多重用药、生活功能降低等后遗症,还可能产生骨牌效应,引发多重併发症,使得病情加重、残障或失能,甚而危及生命。

慢性病被称为「现代文明病」或「生活习惯病」,起因多来自不正常的生活型态,因此,若能在身体健康之际,充分掌握「预防之道」,往往比罹病之后靠治疗防止恶化,来得轻鬆又有效。

所谓「预防之道」,可分为「健康的习惯」与「健康的管理」两大面向,前者指的是培养好的习惯,如规律的运动、维持适当的体重、充分的休息,尽量不碰烟酒与刺激性饮料。后者指的则是增加对慢性病的认识,学习疾病的自我评估,并透过定期健康检查,筛检相关疾病,才能不让慢性病上身。

当父母超过65岁时 你应该了解的一些事

照顾父母为未来做准备

虽说养育之恩大过天,照顾年老的父母乃天经地义之事,但若父母久病,照顾者辞去工作随侍在侧,除了面对身体劳累、金钱压力外,还必须长期承受患者因情绪波动所带来的言语或肢体之伤害,因此长期照顾父母,很少人能真的无怨无悔的。

但在过程中,若能把心态由「照顾父母」,转换成「为自己准备」,或许能够缓解一些忧郁与怨怼。因为,当我们觉得是在替自己准备,我们的思考角度会从「无尽付出」变成「测试理解」,所以对父母的照顾,会抱着实验精神,试着从不断互动与调整中获得启发,包括回溯父母的性格,过去亲子相处的模式,找到成功的因应策略,并检视自己的生活方式,发现自己的脆弱,审视梦想与计画,从而调整自己未来的方向。

在照顾的过程中,由于接触到大量疾病、医疗资源、照护技巧、协助机构、财务规画等知识,一旦懂得娴熟运用,当自己走到类似阶段时,便能提早发现病徵,或是做好相关准备,与可能的照顾者讨论,寻觅妥适的照顾方式,自己安排老年生活,降低子女的压力与负担。

5H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场。

猜你喜欢

二维码

网站简介|网络营销|法律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12 - 2015 5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5号健康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15005143号-3
提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本网站敬告网民:身体若有不适,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所有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