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5 10:05:01 编辑:5号网-qiwen 0
多地一季度出生人口下降,引发关注。造成出生人口下降的原因有多种,包括经济压力、房价上涨、社会变迁等因素。
第一财经记者梳理公开数据发现,贵州贵阳、山东 、安徽池州等城市已经公布2023年一季度出生人口或出生登记、出生医学证明等数据。数据显示,多个城市出生人口数量继续下滑的同时,也有部分地区出生人口出现反弹。
山东省 市卫健委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1~3月通过山东省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服务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出生人数为6823;去年同期出生人数为7770。由此可见,今年一季度 市出生人口下降12.2%。
安徽池州今年一季度出生登记合计为2388,去年一季度为2436,按此计算,今年一季度出生登记下降2%。在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今年一季度该区办理出生登记数为1645,去年同期为1734,同比下降了5.13%。安徽歙县,今年一季度办理出生登记数477人,比去年同期的486人下降了1.9%。在安徽舒城县,今年一季度当地出生登记共办理1535件,去年一季度为1537件,同比基本持平。在安徽宁国市,今年一季度办理出生医学证明451,去年同期为470,今年一季度下降了4%。
与此同时,局部地区出生人口实现增长,比如,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今年一季度该县办理出生登记(当年出生)事项273件,而去年同期为260件,今年同比增长5%。
根据贵阳市卫健局的数据,贵阳市今年1~3月常住人口出生人次为11359人,去年同期为9420人,今年同比增长14.43%。在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当地今年一季度办理出生登记数2885,而去年一季度为2556,今年同比增长12.9%。
总体来看,个别地区由于原有出生率较高、三孩效应等因素,出生人口有所反弹。
人口专家、广东省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董玉整对第一财经分析,从全国情况看,出生率、出生人口数量呈现趋势性下降,但这个过程中,各地由于文化传统、产业等因素的影响,呈现不同的态势,这也是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的体现。从人口增长的内生动力来看,不同地区的出生率呈现分化态势。
董玉整说,即使像潮汕地区等一些生育意愿比较高的地方,近年来生育率也在下降。但由于原来生育率比较高,与其他地方相比,生育率仍比较高。
去年1月,在国家卫健委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副司长杨金瑞表示,近年来出生人口下降是多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其中之一是育龄妇女特别是生育旺盛期育龄妇女规模下降。“十三五”时期,20~34岁生育旺盛期妇女年均减少340万,2021年相比2020年减少了473万,这是带动出生人口数量下降的重要因素。
受各种因素影响,近年来我国初婚年龄不断推迟。董玉整分析,现在生育主体的初婚初育年龄逐渐推迟,大多数人都在27岁以上才结婚成家、生儿育女。此外,结婚、生育、养育、教育以及个人生活的成本上升,住房等价格高企,就业、工作的压力增大,出现“生不起”“养不起”“不敢生”“不想生”等问题。
近期,国家卫健委在《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03228号(医疗卫生类284号)提案答复的函》中提到,当前,群众生育观念已总体转向少生优育。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年我国育龄妇女平均初婚年龄为25.7岁,平均初育年龄为26.8岁,均已远远高于法定结婚年龄,并有继续走高趋势,经济负担、子女照料、女性对职业发展的担忧等成为制约生育的主要因素。
一、社会因素是人口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婚姻观念也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个人发展和自由,对婚姻和生育的意愿逐渐降低。经济压力和职业发展也成为人口下降的原因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更加注重事业和财务独立,因此推迟生育或不愿意生育的情况也越来越常见。
教育水平的提高也是导致人口下降的一个因素,高等教育的普及使得人们对于职业和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最后,城市化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也对人口下降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随着城市化的加速,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较大的改变,繁忙的生活和高强度的工作也成为人们不愿意生育的原因之一。
二、政策因素也是人口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计划生育政策多年的实施是中国人口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虽然在保护了生态环境、避免人口过快增长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也导致了人口老龄化、性别比例失衡等问题。社会保障政策的缺失也可能影响人们的生育意愿。
如果缺乏足够的社会保障,人们就会担心子女的未来,因此不愿意生育。移民政策的变化也可能导致人口下降。例如,一个国家对移民的政策越来越严格,那么移民人数就会下降,从而影响该国的人口数量。
三、经济因素也是导致人口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高房价和高成本的生活可能会使得人们推迟生育或不愿意生育。此外,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也可能导致人们对生育的考虑和意愿降低,因为缺乏足够的社会保障将增加子女抚养和教育的负担。另外,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也可能导致人口下降。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更加注重生活质量和自我实现,追求高品质的生活,而生育会给这些追求带来一定的压力,从而降低了生育率。
四、环境因素也可能导致人口下降。随着环境污染、自然灾害等问题的加剧,人们的生存环境和健康状况受到了极大的威胁,这也会影响人们的生育意愿和生育能力。例如,环境污染和毒害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对于孕妇和婴儿,可能导致胎儿畸形、早产、死胎等问题,从而影响人口数量的增长。
一、提高单身税,提供育儿补贴,即国家集中采购奶粉、尿布之类的生活物质,统一配发,减少育儿压力。不建议以金币方式提供补贴,这会导致社会上出现单纯为了育儿补贴而生孩子的家庭,这些孩子很难获得平均线以上的教育,导致他们继续生孩子拿补贴,恶性循环,不产生其他社会价值的人口不是提高生育率的初衷。
二、教育改革,全面普及校车,低龄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公平化教育体系,减少乃至消除地区之间的教育差距,让租客和业主孩子享有相同的教育权利。
三、前两种办法最多只能缓解生育率,无法促进增长。假设中国生育率已经低到完全不可以接受的红线,可以参考计划生育的办法用行政手段刺激国民生小孩。不少人认为国家只能限制国民不生孩子,无法强迫国民生孩子,事实上是可以的。政策虽然无法让人们主动生孩子,但可以让人们无法有效避孕。国家可以给安全套和避孕药加以惩罚性消费税,税率不能低于高档香烟,或者干脆直接按人头限额发放,当处方药禁止销售。同时禁止医院提供结扎和打胎等医疗服务(强奸和婚外孕等特殊情况除外),并同时严打黑市。这个办法虽然有一些伦理道德问题,但应该没有打掉8月怀胎制造的问题多。当然,这可能会提高性病的传播几率,前提是做全国性的健康检查,给有需要的人群提供特殊渠道。不少人只是嘴上喊着要躺平,真让他们无欲无求,做不到的。
四、在其他社会福利上和孩子的数量挂钩,比如事业编制的录取和升值,退休的年龄和待遇。
五、吸引移民,这也是欧美的主流办法。
六、延迟退休年龄。现在每年人均寿命都有提高,如果没有新的劳动力,那只能现有人补上。
(1)人口众多,生产力水平比较低。社会生产物质与人口需求差异大,不能满足需求,会降低人们生活水平与质量,成反比关系。
(2)人口与社会生产力相当,社会需求与社会物质平衡,人们生活水平与质量成均衡关系,生产力与市场消费互相促进,成正比关系。
(3)人口相对较小,生产力也不发达,人们生活水平与质量,相互为阻碍作用,成反比关系。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5H跟帖
最热标签
精选文章
猜你喜欢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