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食疗

银耳为什么不能过夜 会产生亚硝酸盐

时间:2018-08-20 15:20:45 编辑:本站整理 1367

家里的长辈煮了银耳汤喝不完的话,一般到了晚上是会倒掉的,很多人都不理解这个做法,难道放一晚上就坏掉了吗,下面介绍银耳为什么不能过夜 会产生亚硝酸盐。

银耳为什么不能过夜

因为不论是是野外栽培的银耳还是室内培育的银耳,都含有较多的硝酸盐类,如果煮熟并放置较长的时间,这些硝酸盐类会在细菌的分解作用下还原成亚硝酸盐。

我们都知道亚硝酸盐对人体是十分不利的,在摄入含有亚硝酸盐的食物后,亚硝酸盐会进入血液中参与身体的活动,会导致人体中正常的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丧失携带氧气的能力,造成人体缺乏正常的造血功能!

当然了,银耳汤放过夜产生的亚硝酸盐类也是极少的,偶尔吃一次对人体造成的影响也是微乎其微的,但长此以往,就会使人体受到严重损害。

因此银耳汤是不宜放过夜的,最好是现做现吃。

银耳为什么不能过夜 会产生亚硝酸盐

吃银耳的禁忌

1、银耳宜用开水泡发,泡发后应去掉未发开的部分,特别是那些呈淡黄色的东西。

2、银耳主要用来做甜菜,以汤菜为主;冰糖银耳含糖量高,睡前不宜食用,以免血黏度增高。

3、变质的银耳不能吃,以防中毒。

4、隔夜的银耳不要食用,以防中毒。

5、出血病人不适合吃银耳,银耳中含有的腺嘌呤苷具有抗血小板凝聚的作用,因此各种出血病患者在止血的恢复期内不适合食用,如咯血、呕血和便血等患者均不宜吃银耳,否则有可能导致旧病复发或加重出血。

银耳为什么不能过夜 会产生亚硝酸盐

银耳怎么看好坏

一级品:耳片色泽呈金黄色,有光泽,朵大体轻疏松,肉质肥厚,坚韧而有弹性,蒂头无耳脚、黑点,无杂质等。干耳浸水后,膨胀率可达10倍以上。

二级品:耳片色白略带米色,朵大体松,有光泽,肉质较厚带有弹性,小朵不应超过10%~15%,蒂头稍带耳脚,干耳浸水后,膨胀率在10倍以上。

通常来说,不同质量的银耳感官差异是非常大的。优质的银耳比较干燥,色泽也很洁白,肉相对厚,而且花朵齐全完整,有圆形的伞盖,直径一般都在三厘米以上。最重要的是,没有蒂头,也不含杂质。

而普通的银耳就差一些了。颜色虽然也白,但是白色中略带米黄色,看上去虽然也是完整的一朵,但肉却略薄。普通银耳的直径一般在8厘米~12厘米之间。

较差的银耳白色中就带着米黄色了。摸起来不觉得干燥,肉也十分薄,有时候还带有斑点,蒂头杂质也相对多,形状不完整,不成朵,直径一般都在1.3厘米以下。

银耳为什么不能过夜 会产生亚硝酸盐

银耳是怎么长出来的

我们日常买到的银耳,基本都是人工袋栽培植出来的,福建古田就是袋栽银耳最大的生产基地。所谓代料,就是用棉籽壳、废弃的木屑、石灰粉、营养液及其他不明物混合在一起,装在塑料袋里,将人工提取的银耳菌种点进袋中,放置在生产银耳的室内工厂,人工控温控湿,为了防虫,在菌袋开头撕布时,再喷洒过农药。OK了,不久银耳就会大朵大朵密密匝匝地长出来,30天就可以收割了。

现在你应该明白了,为什么以前那么高大上的银耳,你能很便宜就买一袋回去,像土豪一样眼都不眨。但是买回的银耳泡一天、熬一晚还是脆的,根本不糯还没有胶质感是怎么回事?很简单,催长的有好货吗!

说多数人知道福建古田银耳,也就是上一部分说到的袋栽银耳。但你不知道的是,世界上第一次发现银耳这个物种,是在川陕交界的大巴山中——四川通江县陈河乡——中国银耳之乡。

通江陈河乡位于北纬30度,全世界能产出野生银耳的地方,只有四川通江。大大小小的山丘星罗密布在盆地里,山丘林地间,蜿蜒温柔的河流环绕而过,这正是世界上银耳的发源地:四川通江九湾十八包雾露溪。

当地有古语:“天生露,露生雾,雾生耳。”湿润、高温、无污染,才可能有银耳的自然萌发。如果云有故乡,那一定是在通江,在九湾十八包的山水间,一年里有三百多天的早晚都会起雾,温润的雨雾烟岚,是孕育银耳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

这里有洁净的水源和丰富的青冈林,青冈树,正是银耳是自然寄生树。一朵真正的好银耳,是时间的奇迹:它不仅是大山与风雨云露的馈赠,更是八年的每个日夜里时光的结晶。这并非说一朵银耳的生长要八年,而是指一棵生长七八年的青冈树,是银耳菌最好的温床。

真正顶级银耳,正好生长在树龄七八年的青冈木上,那正是一棵树生命最旺盛的时光,银耳就在这样的温床上慢慢苏醒。其营养完全来自青冈木本身,这是真正无污染、营养价值高的银耳。这样的银耳,朵大肉厚,易于炖化。新鲜银耳,通体散发着幽幽的清香,只需烹煮十分钟左右即可软糯。

标签:银耳

5H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场。

猜你喜欢

二维码

网站简介|网络营销|法律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12 - 2015 5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5号健康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15005143号-3
提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本网站敬告网民:身体若有不适,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所有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