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亲子 > 幼儿

怎么有效预防宝宝噎食 宝宝噎食急救误区有哪些

时间:2020-09-30 08:45:22 编辑:本站整理 0

宝宝由于喉咙太小,吃一些坚果或者小体型类的水果很容易噎住。宝宝一旦噎住,后果非常严重,所以家长要避免给孩子吃一些容易噎住的食物。今天我们来盘点一下宝宝噎食的急救误区,注意这些行为千万不要对宝宝做了。

怎么有效预防宝宝噎食 

1.家长在为宝宝准备食物时,应该根据宝宝的年龄段选择合适的食物,小月龄的宝宝适合吃柔软的泥状食物,而大一点的宝宝,吃的食物要切碎,水果应去核、捣碎。 

2.家长在宝宝吃饭时,要营造安静的环境,不要打扰宝宝吃饭,以防宝宝因为大笑或大哭而引起噎食。 

3.家长要培养宝宝良好的就餐习惯,吃饭应静静坐下吃,不可边跑边吃,也不要在嬉笑打闹时吃东西,吃东西要细嚼慢咽,不要狼吞虎咽。 

4.宝宝哭闹时不能马上给他吃东西,因为这样很容易呛到,出现噎食的情况。 

5.吃饭时妈妈最好能陪伴在身边,不要让宝宝躺着吃东西,以减少噎食发生的几率。 

6.果冻、糖果等易噎食的食物,家长应避免喂宝宝吃,也要阻止其他人喂孩子吃。3岁以内的宝宝不要吃花生、麻花、鱿鱼丝、坚果等食物,家长注意将这些食物放在远离宝宝的地方。 

7.给宝宝玩具前,先检查玩具零部件是否松脱,同时玩具体积不能过小,以免引起误吞。让宝宝养成好习惯,不能随便把物品放入口中。 

8.如果宝宝经常噎食、呛咳,妈妈要加强警惕,因为这是食道癌的表现,应尽早到医院检查。

怎么有效预防宝宝噎食 宝宝噎食急救误区有哪些 

宝宝噎食急救误区有哪些

1噎食后马上喂水 

宝宝噎食后马上喂水是不正确的,因为食物吸水后膨胀,会更加堵住宝宝的喉咙,导致宝宝呼吸困难,而且宝宝喝水过多容易呛咳,如果把食物呛到肺部,可引发吸入性肺炎或窒息。 

2.猛拍宝宝后背 

宝宝噎食后猛拍后背的做法也是不科学的,因为食管和气管不同,虽然轻拍有利于气管的食物排出,但并不利于食管的食物排出,反而会使食管的食物越陷越深。 

3.用手抠宝宝喉咙 

宝宝被食物噎着,家长情急之下用手指抠宝宝喉咙,想让让宝宝一恶心就吐出食物,这种做法并不科学,因为抠喉咙只会让食物越陷越深,更不利于食物排出,还有可能造成咽喉黏膜水肿等危害。 

4.让宝宝大口喝醋 

有的家长认为大口喝醋能软化食物,其实这也是不当的做法,因为醋的酸性大,在使食物快速下滑的过程中,极易损伤孩子脆弱的食道。 

怎么有效预防宝宝噎食 宝宝噎食急救误区有哪些

异物卡喉的急救方法 

1.误吞药物 

宝宝不小心吞药物,要了解清楚药物的副作用,如果药物药性弱、副作用小,可以让宝宝喝牛奶缓解,反之应立即带宝宝到医院,并把误吞的药物容器一起带上,以便医生了解情况。 

2.误吞干燥剂 

干燥剂具有一定腐蚀性,宝宝误吞后,家长注意不能随便给宝宝喂水,以免灼伤宝宝食道,要及时带宝宝到医院处理。 

3.误吞口香糖 

口香糖虽然不能被消化,但是并不会粘住孩子的肠胃,如果宝宝误吞,家长不用太着急,只需让宝宝多吃粗纤维类食物,刺激宝宝胃肠蠕动,口香糖就会随大便排出。 

4.误吞大头针 

宝宝不小心把尖锐的大头针、小叉子等吞进肚子,这种情况不能盲目急救,应第一时间带宝宝去医院。 

5.误吞扣子、硬币 

宝宝误吞扣子、硬币等圆形物体,如果物体没有卡住咽喉,可多让宝宝吃粗纤维蔬菜,加强肠胃蠕动,使异物顺利排出,如果没有排出,应立即带宝宝去医院就诊。

怎么有效预防宝宝噎食 宝宝噎食急救误区有哪些

宝宝就餐安全注意事项 

1.噎住 

圆形或块状的食物更易导致宝宝噎住。家长应根据宝宝的月龄,合理安排食材的形状。坚果等过硬的食物,年糕等食物都容易使宝宝噎住,导致宝宝窒息。家长要避免给宝宝吃过软或过硬的食物。除了食物本身,不恰当的就餐状态也是导致呛噎的原因之一。宝宝睡得迷迷糊糊,或者玩得兴奋、跑得起劲时,都不宜进食。宝宝食物卡喉时,应即刻用海姆力克法急救。 

2.烫伤 

吃太烫的食物容易损伤宝宝的食管黏膜。家长可以把食物稍稍放凉一点再喂,或者自己先试吃下温度。带宝宝外出就餐时,不要让宝宝坐在上菜位或过道旁边,否则宝宝可能被服务员失手滑落的汤盆、茶壶甚至火锅烫伤。在家就餐时,不要让宝宝进入厨房,以免被油锅或者滚水烫到。如果宝宝不慎意外烫伤,应立即用冷水冲、泡烫伤处15分钟以上,然后尽快将宝宝送往医院。 

3.感染 

嘴对嘴喂食、吹凉食物后喂食、共用餐具,都有可能使宝宝感染来自大人唾液中的幽门螺杆菌或其他细菌,引起口腔溃疡、疱疹、肠炎等疾病。所以家长需要注意避免让宝宝使用大人餐具。

5H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场。

猜你喜欢

二维码

网站简介|网络营销|法律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12 - 2015 5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5号健康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15005143号-3
提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本网站敬告网民:身体若有不适,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所有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