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号网!

5号网首页|手机版

养生美容亲子-为健康美丽播种!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食疗

生鱼片的吃法有哪些?吃生鱼片要注意什么?

时间:2016-04-27 18:14:59 编辑:本站整理 532

生鱼片又叫刺身、鱼脍、鱼生,现流行于日、韩等地,起源于中国,在中国古代是常见的鱼类菜品。是将新鲜的鱼贝类生切成片,蘸调味料直接食用的吃法。而食材上淡水鱼寄生虫较海水鱼多。

生鱼片的吃法有哪些?吃生鱼片要注意什么?

生鱼片的吃法有哪些

刺身并不一定都是完全的生食,有些刺身料理也会稍微的经过加热处理,例如:

(一)炭火烘烤:鲔鱼腹肉经由炭火略为烘烤,将鱼腹油酯经过烘烤而让其散发出香味,再浸入冰中切片而成。

(二)热水浸烫:生鲜鱼肉以热水略烫过后,浸入冰水中,让其急速冷却,取出切片,即会呈现表面熟但内部生的刺身,口感与味觉上会有另一种风味。

装好盘的生鱼片上桌以后,食者先取一只小的空盘,再取一只装有绿芥末的味碟和一只装有日本浓口酱油的味碟,然后用筷子夹一片生鱼片放在空盘中,先将少许绿芥末涂在鱼片上,并将鱼片折叠,再将鱼片蘸上少许浓口酱油,然后送入口中即可。

建议生鱼片不要常吃,即使想要品尝美味的上鱼片,最好到专门的餐馆进行品尝。

生鱼片的吃法有哪些?吃生鱼片要注意什么?

吃生鱼片要注意什么

生鱼片如果不新鲜,或是产自污染的水域,会让众多病菌在里头孳生,重金属超量,还有,寄生虫乱窜,以下列出吃生鱼片四大须注意事项,以免吃出一堆身体毛病:

1)老人、肠胃不好、抵抗力弱者少吃/颜宗海说,如果吃到较为不新鲜的生鱼片,轻则上吐下泻肠胃炎,重则发高烧,抵抗力弱者,还可能引发败血症,老年人更是不能常吃,如果要吃实在须挑选环境卫生较佳的店家。
2)婴幼儿、孕妇少吃深海鱼类/在欧美国家孕妇手册均明写,孕妇不合适吃深海鱼类,像是旗鱼、鲔鱼等等,因食物链累积,重金属量因此较多,恐影响胎儿脑部发育,此外,重金属危害,婴幼儿更是首当其衝。
3)淡水鱼寄生虫风险大,要少吃/淡水鱼因淡水河较多寄生虫,导致淡水鱼生鱼片酿虫虫危机,尤其是鲑鱼,有一部份时间须在淡水产卵,所以寄生虫危害较大,应尽量少吃。
4)渔获产地不明,生鱼片食安大问号/绿色和平组织调查,多数渔获来自哪个海域皆不明,颜宗海说,如果渔获产自非法地区或是海域污染地区,生鱼片食安风险就高,例如,若产自日本福岛附近海域,核污染鱼类就可能遭吃下肚。

医师也提醒,爱吃生鱼片的民众,最好控制在两三礼拜吃一次即可,以免受到生菌、重金属、寄生虫、海水污染源的危害。

生鱼片的吃法有哪些?吃生鱼片要注意什么?

特色生鱼片

顺德鱼生

顺德的传统小食:顺德鱼生一般以淡水鱼为主,品质好的顺德鱼生以约750克的“壮鱼”为食材,买回来后先放在山泉水饿养几天,以消耗体内脂肪,令鱼肉实甘爽。杀鱼时在鱼下颌处和尾部各割一刀,然后放回水中让鱼在游动放血,了无淤血的鱼片便洁白如雪,晶莹剔透,放血的程序若把握不好,鱼肉带红色水分也多。片好之后要再放进冷冻一会,鱼生才会爽滑和有甜味。进食时蘸以蒜片、姜丝、葱丝、洋葱丝、椒丝、酱油、花生碎、芝麻、指天椒、香芋丝、炸粉丝,再加上油、盐、糖混合成的调料。鱼皮则可凉拌。

潮汕鱼生

多以养於沙塘中的草鱼为食材,重三斤左右最为适宜。早上把买回来的鱼放在清水里养着,到下午才去鱼鳞、开膛,掏出内脏后将一层鱼皮削去,然后沿脊骨取下左右两边肉,切除肋骨和鱼腹。擦乾血污,把鱼放在比较通风的地方,让鱼被风吹至富有弹性。晚上就可以切片食用。佐料分咸甜两种:咸的是豆酱拌小磨香油;甜的则是三渗酱、梅膏酱,另备有一碟生切萝卜丝或杨桃片。可谓色、香、味、型俱佳。通常在吃鱼生会喝鱼头汤和吃鱼片稀粥。

佛山九江鱼生

以拌(粤语称为“捞”)的形式食用,故又称“捞鱼生”(拌鱼生)现时的制法可追溯至清末,通常以海鲩为食材,买回来后养一个月,期间不喂食,让鱼体内的废物排出,并减掉多馀脂肪。然后杀鱼、放血、开膛,之后不能冷藏,要现做现吃。上桌时在鱼生的表面放上柠檬叶丝,吃时鱼生会有一股清香。配料可多至十九种,包括炸米粉丝、炸芋丝、炸麻花、京葱白、姜丝、萝卜丝、尖椒丝、指天椒、榄角碎、酸藠头、生蒜片、花生、芝麻、白砂糖、白醋、花生油、盐、胡椒粉。冬季先放鱼肉再放配料搅拌,让鱼吸收配料的香味。夏季则先把配料拌匀再放鱼肉,保持鱼肉鲜美。鱼肉以外的配料,放下去的先后也有一定程序,比例也要掌握得好,双手各持一双筷子,先把油、盐、胡椒粉拌一下,然后把葱、芝麻等配料倒下去再拌几拌,再放油、盐、胡椒粉拌几下,再下炸米粉丝、炸芋丝、炸麻花等脆口配料,再拌几下。进食时以筷子把拌匀的鱼肉和配料一同挟进口。

5H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场。

猜你喜欢

二维码

网站简介|网络营销|法律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12 - 2015 5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5号健康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15005143号-3
提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本网站敬告网民:身体若有不适,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所有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