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05-20 16:57:20 编辑:本站整理 922
与身高有密切关系的小腿、大腿骨的良好发育对长高起着重要作用,一般在第二个发育高峰期增长最快。而与身高关系最密切的脊柱椎骨则比小腿骨头的增殖发育期要长得多,故人体第二个发育高峰期过后,骨头并没有完全停止生长,只是处于缓慢的生长期。身体各个“零件”的发育质量的确需要父母的遗传因子发挥重要作用。
儿子成年身高=(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3厘米)/2;
女儿成年身高=(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3厘米)/2。
但是,父母身高不是影响子女身高的唯一因素。在生活中也有父母都不高,儿女却“出类拔萃”的情况。
生长学专家认为,除了不同遗传基因的影响,生活条件的改变也会使人的平均身高产生根本的变化。疾病能影响骨骼的发育,如垂体疾病,垂体合成的生长激素过多或过少,均可影响身高。性激素促使骨骼发育,可是如过早产生大量性激素造成性早熟,则骨骼过早闭合,开始个子长得快,而发育成熟之后反而比同年龄人矮;体育锻炼不仅增强体质,还有利于长高,有人统计,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青少年,比不参加体育锻炼的青少年可高出4厘米左右。医学的进步、生活习惯的改变和个人保健的加强,对身高都起着积极的作用。
然而,科学家又发现,靠正确的饮食虽然可以调整身高,但必须从幼儿时代开始。让15岁的小个子拼命吃肉,吃得再多也无济于事,因为他已过了生长发育最佳时机。如果让14岁以下的少年大吃牛排,他就极有希望增高数厘米。据日本专家考证,人的身高决定于出生第一年里的营养状况,过了这一时期再多的营养也不会发挥太大作用。其中动物蛋白质尤其关键,1910~2000年之间日本人摄取的热量几乎没有变化,但是,动物蛋白质却增加了10倍以上,所以,在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平均身高增加了20厘米。
身高是由营养“堆砌”起来的,而蛋白质是人体主要的“建筑材料”。即使具备再好的遗传基因,如果营养不良,个子也不会长高。此外,“精神营养”也会决定孩子的个头。如果孩子从小生长在缺乏家庭温暖的环境中,他的身高常比同年龄儿童矮小。
以下几大因素都会影响孩子的正常发育。性早熟:性早熟的孩子骨骼发育早,但闭合也会提前,最终身高会低于正常发育的孩子。缺觉:睡眠不足,对身高有重要影响。姿势:有些孩子不太注意站、坐、行、读、写的正确姿势,习惯性地低头、端肩、含胸、驼背,致使脊柱变形,会影响长高1—5厘米。
像慢性胃肠炎、心脏病等导致营养吸收障碍的疾病,会使得孩子的身体营养不够,身高无法正常生长。还有一些疾病会直接影响身高,如甲状腺、脑垂体功能低下等。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5H跟帖
精选文章
猜你喜欢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