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07 17:03:40 编辑:5号网-linyin 1262
沙琪玛是一种很传统的小吃,口感十分的绵软,关于沙琪玛是谁发明的说法也是非常的多,一起来看看版本吧!
传说一
清朝在广州任职的一位满洲将军,姓萨,喜爱骑马打猎,而且每次打猎后都会吃一点点心,还不能重复!有一次萨将军出门打猎前,特别吩咐厨师要“来点新的玩意儿”,若不能令他满意,就准备回家吃自己。
负责点心的厨子一听,一个失神,把沾上蛋液的点心炸碎了。偏偏这时将军又催要点心,厨子一火大骂一句:“杀那个骑马的!”才慌慌忙忙地端出点心来。
想不到,萨将军吃了后相当满意,他问这点心叫什么名字。厨子随即回答一句:“杀骑马。”结果萨将军听成了“萨骑马”,因而得名。
传说二
有一位做了几十年点心的老翁,想创作一种新的点心,而且被另一种甜点蛋散中得到了灵感,起初并没有为这道点心命名,便迫不及待的拿上了市场卖。可是因为下雨,老翁便到了大宅门口避雨。不料那户人家的主人骑著马回来,并把老翁放在地上盛著点心箩筐踢到路中心去,全部报销了。后来老翁再做一次同样的点心去卖,结果大受欢迎,那时有人问到这个点心的名字,他就答了「杀骑马」,最後人们将名字雅化成「萨其马」。
传说三
较有根据的故事是在当年努尔哈赤远征时,见到一名叫「萨其马」的将军带著妻子给他做的点心,那种点心味道好,而且能长时间不变质,适合带去行军打杖。当努尔哈赤品嚐就便大力赞赏,并把这种食物名命成「萨其马」。
传说四
沙琪马源自回族。相传乾隆皇帝入新疆,亲自品尝此糕点後,惊叹其松软可口、味美清香而将其引入中原,并御赐「大救驾」美名。
传说五
而最可靠的说法是「萨其马」是满语的音译,在满语里,「萨其」是「萨是非」、「马拉本壁」的缩音,拥有「切」的意思,是因为「萨其马」属于一种「切糕」,再加上「码」的工序,即。切成方块,然后码起来。此词最早见於清朝乾隆年间傅桓等编的《御制增订清文鉴》。在满文字典中,萨其马是由胡麻及砂糖制成的一种砂糖果子(汉语称为金丝糕)。由于当时找不到汉语代称,便直接将满语音译,所以亦会出现「沙其马」、「赛其马」等等的称呼。
萨其马原本是满族祭祀的祭品,《燕京岁时记》中记载:“萨其马乃满洲饽饽,以冰糖、奶油和白面为之,形如糯米,用不灰木烘炉烤熟,遂成方块,甜腻可食。”随着清朝的建立,萨其马也跟着入关,由北向南,传遍全国,成为了一种民间流行食品。
主料:
鸡蛋|3颗
中筋面粉|250克
泡打粉|3克
白糖|120克
水|25克
花生油|20克
麦芽糖浆|100克
熟核桃仁|50克
熟黑芝麻|20克
蔓越莓干|40克
做法:
1.鸡蛋打散。加入面粉和泡打粉。
2.揉成硬一点的面团盖湿布醒10分钟。面粉吸水或者鸡蛋大小都会有所不同。和面时自己看着调节一下。
3.醒好的面团拿到案板上涂抹少许玉米淀粉防粘。擀成3毫米左右的面片。
4.成条状,要用玉米淀粉防粘。锅里烧热适量多的油。把面条下锅炸熟。面条下锅会膨胀。一次炸不开分次炸熟。
5.找一个平底的容器。提前把一部分的核桃仁,蔓越莓干,黑芝麻铺好。
6.25克水加20克油倒入锅里,加120克白糖进去小火熬糖浆。加入100克麦芽糖浆。没有麦芽糖用蜂蜜也可以。不过口感会比麦芽糖的稍硬一点。
7.开始起泡泡了,继续小火熬。
8.小火熬至糖浆深黄色变浓稠,可以用筷子蘸一下糖浆然后放到凉水里,糖浆变脆就可以了关火。把剩下的蔓越莓干,核桃仁,黑芝麻放进锅里。
9.把炸好的面条到进去,迅速翻炒,糖浆均匀挂满面条就可以了。这里动作要快一点哈。
10.倒入容器,我用的8寸烤盘。戴上手套或者找一个什么可以隔热的东西,把面条压实。稍微凉了倒出来,切块食用。
11.太好吃了!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5H跟帖
精选文章
猜你喜欢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