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号网!

5号网首页|手机版

养生美容亲子-为健康美丽播种!

当前位置:首页 > 亲子 > 产后

孕妇生完孩子后多久可以同房

时间:2015-12-07 13:37:00 编辑:本站整理 1176

产后夫妻间可以适度性生活,有助于产后恢复,增进夫妻感情。那么生完孩子多久可以同房?产后同房有哪些注意事项?产后同房障碍怎样消除?产后性冷淡怎么办?下面小编为你详细介绍。

2.jpg

生完孩子多久可以同房

产后多久能同房是由产妇分娩的方式(顺产或是剖腹产)、产后恢复情况等决定,适宜的同房时间顺产为产后2个月,剖腹产为产后3个月,并视乎产妇具体身体恢复情况而有所不同。

对于正常分的产妇,一般需要一个月的休养时间,也就是产褥期的42天,这段时间梗塞是子宫内膜的修复期。产褥期过后,若产妇身体没有任何异常,理论上就能够同房,不过,在同房之前,可以先去医院检查,根据自身身体恢复情况而定,过早同房对产妇的身体有很多大的伤害。正常情况下,顺产的产妇合适的同房时是在产后2个月,这段时间过后,产妇生殖器官大约恢复正常,分娩时撑大的阴道粘膜变变厚,不容易受损伤。

至于剖腹产后多久可以同房,医学研究建议,最好在剖腹产后3个月后才能同房,因为剖腹产有手术刀口,同房须等到剖腹产伤口愈合后才能进行,如果过早同房的话,容易手术瘢痕处容易受伤,可给产妇带来极大的危害。

产后同房注意事项

1、卫生要干净,避免子宫受细菌感染

由于产后新妈妈抗病能力较差,生殖道的创口依然存在,没有完全的愈合,因此,这时过夫妻生活,一定要注意保持卫生,特别是男性生殖器一定要注意保证清洁,在同房之前,用温水洗干净,女性在夫妻生活之后要注意清洗阴部,以免引发感染。

2、动作不可过于粗鲁

由于新妈妈刚生完宝宝,身体尚未完全恢复,特别是生殖器官有创伤,阴道较为干涩,阴道黏膜也十分的脆弱,这就需要丈夫要注意多体贴妻子,在过夫妻生活时,动作要轻柔,多给妻子一些爱抚,尽量消除妻子的心理障碍,否则,如果动作过于剧烈,可能会造成妻子阴道裂伤,导致出血。

3、避孕很重要

不少新爸爸、新妈妈们,在宝宝出生之后,也没有月经的来临,认为不会怀孕,便为所欲为、无所顾忌了,可以畅快淋漓的过夫妻生活了,不用考虑避孕的事情了,事实上,不少新妈妈在产后过夫妻生活时没有采取避孕措施而发生怀孕,这对女性而言,身体伤害非常重。因此,在产后过夫妻生活,必须要考虑避孕。

产后同房障碍怎样消除

第一,丈夫需要和妻子沟通,双方互相体谅,克服心理障碍。在同房时注意循序渐进,在产后身体彻底康复后再进行性生活,同房时要注意动作轻柔。

第二,适当增加前戏或使用情趣用品。大部分产后女性逐渐会想要找回性高潮的快感,产后女性可以使用缩阴哑铃,锻炼盆底肌,恢复生产带来的阴道松弛。缩阴哑铃,是置于女性阴道之中,用于锻炼阴道内壁与女性括约肌的幸福道具,坚持使用可以增强盆底肌的敏感性和柔韧性,让阴道犹如含羞草般轻巧感应,在性爱过程中随着阴道内壁肌肉张弛加速高潮来临的快感。同时,丈夫也要注意,进入妻子体内的时候,要温柔一些,如果使用润滑液效果更加好一些。

第三,待产妇身体恢复健康后再同房。生育之后,夫妇之间的性生活会达到爱情的第3个“顶峰”。第一次的性顶峰是度蜜月的时候,那叫“水火不分的爱情期”。第二顶峰是怀孕期,这次是“水火分明的的爱情期”。而第三个顶峰,怎么比喻它呢?这种感觉可以说是谈恋爱时的感觉。谈恋爱的时候,情侣之间不会马上发生关系。他们都会先去相互握手,然后握手成为习惯以后再发展到进行爱抚行为;比如说从亲嘴发展到接吻。因为产妇的身体还没有完全康复,因此生育后的性生活也要遵循恋爱时的原则。

产后性冷淡怎么办

作为妻子:

1、女性产后不要沉浸在对孩子的爱恋当中。

产后女性应该每天抽出一段时间与孩子分开,以便让丈夫和家人照顾一下孩子,要争取多跟丈夫单独相处的时间。

2、女性产后大可不必因为身材的变形而对自己失去信心。

产后女性可以进行适当的运动加快恢复身材的速度。切记要注意合理的膳食营养,充分的睡眠休息,保持良好的情绪。

3、提倡母乳喂养。这可以让女性的性反应能力保持在一定的水平。

4、产后性激素严重缺乏的女性,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才用药物帮助。

作为丈夫:

1、精神与心理治疗。

作为丈夫,尽量克制性冲动,切忌急躁,并除房事以外,让妻子得到更多的温暖和情爱。

2、迎合妻子对孩子的情感。

主动承担管理孩子的任务,甚至比妻子料理得更仔细,更体贴,这样会重新唤起夫妻生活的兴趣,这对融合感情,消除性冷淡极有帮助;

3、产后同房诱导治疗。

加强房事前的感情诱导,利用视、听、吻、触等感觉动作,进行充分的语言与行为上的抚爱,让妻子重新进入谈情说爱的佳境;

4、适当改变性交体位及时间,以提高夫妻间的兴趣及反应。

5H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场。

猜你喜欢

二维码

网站简介|网络营销|法律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12 - 2015 5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5号健康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15005143号-3
提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本网站敬告网民:身体若有不适,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所有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