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 > 看病

产后抑郁症的原因 产后抑郁要重视

时间:2018-11-07 16:32:16 编辑:本站整理 308

产后抑郁症是产妇生完孩子后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病情轻的可能调节一段时间适应一段时间就会好,但是有些严重的如果不重视,就会越来越严重甚至影响到自己和家人的正常生活,有些甚至危害生命,精神疾病不容忽视。

产后抑郁症的原因 

1、首先是身体发生急剧的变化,因为在此期间,身体一系列的激素全部都紊乱了,很多人都发现了。身体已经不是自己了,而且自己的情绪也特别容易大喜大悲,这一切都是身体激素在作怪。

2、心理压力,对于很多人来说。当自己都觉得自己是个孩子的时候,如何去照顾一个小宝宝的,面对宝宝的不停地哭闹,生病,随时的喂奶。的确是一件很让人很崩溃的事情。这又再次让妈妈们陷入抑郁之中。

3、外部因素,除了身体,心理。周围的环境也是会改变人的,不只是调整心态就可以好好的做自己的事情了。很多时候面对婆媳关系,住房环境,还有最重要的经济环境,这也是导致抑郁症的罪魁祸首。

产后抑郁症的原因 产后抑郁要重视

产后抑郁如何调节

1、放松心情

产妇在产后应该努力的让自己的心情放松,可以适当做些运动,听一些笑话,缓解自身的不良情绪,等待着体内激素水平调整,总会形成平衡,而使自己适应新的生活。

2、适宜的环境

当产妇从医院回家时,要限制来探望患者的人数,特别是要关掉电话,为患者创造一个安静、舒适、卫生的修养环境。

3、换位思考

有了孩子,丈夫会感到压力很大,他们会更勤奋地工作,妻子要理解丈夫;而丈夫也应该理解妻子产后身体的变化与照顾孩子的辛苦,主动分担家务。夫妻之间要相互理解和交流。

产后抑郁症的原因 产后抑郁要重视

如何预防产后抑郁

1,多听听自己喜爱的音乐。

平日带孩子的时候,让孩子多听听音乐也是很好的,放一些自己喜爱的音乐,让自己在带孩子的疲惫中放轻松。甚至可以抱着孩子轻轻的舞动。虽然说月子期间不能大动作,但是小动作对身体还是有好处的。老躺着对身体也是不好的,在家中走动走动反而对孩子对自己都会起到放松的作用。记住哦,母亲的紧张也会给小 baby压力呢,小baby可以感受到母亲的紧张呢。

2,种一株室内的绿色植物。

植物不仅有着美化环境的功能,也有着让人赏心悦目的心情调剂功能。新妈妈转移一下注意力,把对孩子的紧张态度分一部分给植物,多看看绿色的植物也会让眼睛很舒服。人的视野通过眼睛的反馈直接到心理,心情好了,自然减压了,郁闷的情绪也会得到缓解。小小的一盆绿色植物也不需要很多时间打理,充分的调剂了心态,何乐而不为呢?

3,给自己一个发泄的途径。

想哭就哭,想骂就骂,千万别把不满的情绪留在心里。只要不再孩子面前发泄,都可以。最佳的方法就是洗澡的时候,多想想自己的不满,对老公的不满意,对生活的不满意,混着水流好好的哭一场,激烈者就混着水声好好的骂一顿,假设对面有一个让你骂的人。这样对谁都没有伤害,还能让自己发泄情绪。再者,也可以找一个袋子,让自己尽情的对着袋子发泄,大骂脏话也可以,只要把内心郁闷的情绪发泄了,心情就会轻松很多。我忘了月子期间不能洗澡和不能哭,对不?那就各位自己找自己发泄的途径吧,只要能发现那些负面情绪又不影响他人,任何方法都是可以尝试的。

4,调节自己的睡眠时间和宝宝一致。

宝宝刚出生通常都睡很多,很多新妈妈只所以产后忧郁症严重,很大的原因是因为睡眠不足,造成的烦躁和紧张。其实只要把自己的睡觉时间和宝宝的睡觉调节到一起,就会得到一个好睡觉。当然也要在月子期间固定给孩子喂奶,这样也会让新妈妈养成一个即使得到休息的好习惯,也就不会怎么睡都不够的感觉。晚间睡眠尤为重要。如果有人帮忙晚间给孩子喂奶,那就更好。但是绝大多数母乳的妈妈还是都是自己亲力亲为的。我当时就是尽量在孩子睡觉的时候,我就争取时间休息,特别是午后和夜间。早上就尽量把准备的工作都安排好。早一点让孩子睡整夜也是让妈妈轻松的好办法。一旦休息好了,人就不会那么烦躁了。

产后抑郁症的原因 产后抑郁要重视

哪种人易患产后抑郁症

1、完美主义的性格

由于完美主义的女性对产后当母亲的期望过高以至不现实,而且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愿意寻求帮助,所以她们可能会无法适应当一个新妈妈。而且如果丈夫很少一起照顾孩子或者女性缺少丈夫在精神上的支持的话,她们就会觉得有巨大的压力。

2、怀孕期间有过情绪波动的

怀孕期间有过严重的情绪波动,如搬家,有亲朋离逝,或者战争等等都会使孕妇更容易产生产后抑郁症。许多病例都显示,大部分的女性是在怀孕时期已经显示出产后抑郁症的征兆,其中有许多在产后的抑郁情绪会继续加深。

5H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场。

精选文章

猜你喜欢

二维码

网站简介|网络营销|法律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12 - 2015 5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5号健康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15005143号-3
提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本网站敬告网民:身体若有不适,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所有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