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号网!

5号网首页|手机版

养生美容亲子-为健康美丽播种!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食疗

生蚝一次吃几个最好?生蚝一天吃几个好?

时间:2017-01-16 15:18:58 编辑:5号网-zhaowei 13004

生蚝是日常吃的比较多的海鲜,但是吃任何海鲜都要注意食用过多,以免造成肠胃负担。那么,生蚝一次吃几个最好?生蚝一天吃几个好?

生蚝一次吃几个最好

1、生蚝每天100-150克合适,患有急慢性皮肤病的人不要吃。脾胃虚寒,慢性腹泻,便溏者不要多吃。

2、过多食用会导致胃肠负担过重,消化不良,伤胃。这个东西胆固醇含量高,三高人群最好离它远一些。而且海鲜一般都属发物,吃多了弊大于利,为了自己的身体,建议不要暴食。

生蚝一次吃几个最好?生蚝一天吃几个好?

3、蚝也不宜吃过多,如每日吃一到两个,摄入人体的锌、硒已经足够了。锌浓度过高可能会适得其得其反,引起副作用。生蚝中因其含有两种破坏力极大的病原体:罗病毒和霍乱弧菌。如果吃过多的生蚝诺罗病毒可能引起胃肠炎。霍乱弧菌可引发高烧、感染性休克、皮肤溃烂性水泡,甚至可引起致命性的败血症。

关于生蚝的吃法就介绍到这里了,生蚝一次还是不要吃太多,小心不舒服。

生蚝一次吃几个最好?生蚝一天吃几个好?

生蚝怎么吃

在高级的西餐厅,如果拥有一位亲自为你打开生蚝的贴身服务人员,将是品尝生蚝的最佳境界。即使没有这样的服务,不过有机会还是要看看厨师开生蚝的过程。因为开生蚝的确是一门技术,而欣赏生蚝开启的过程更是叫人浮想联翩。

第一步:清理一下生蚝,将其外壳的泥沙去除干净。

第二步:找准下刀的位置。各种品种的生蚝形状不一样,但一般来说,都要找到内外壳连接的缝隙,然后用刀把筋肉挑断。

第三步:打开生蚝后,用刀小心拨开连在壳上的蚝肉,要注意不要让汁液流出来。

生蚝一次吃几个最好?生蚝一天吃几个好?

食用生蚝的注意事项

1、如果选择煮着吃,要将生蚝的外壳完全煮开,外壳张开以后再煮3-5分钟最佳。

2、如果要蒸着吃,等水完全沸腾后再放入生蚝,待外壳完全张开后,再蒸4-9分钟即可。

3、同时要注意,在蒸煮生蚝的过程中,尽量用小锅,避免用太大的锅一次做太多,否则可能造成生蚝受热不均,使一部分生蚝无法熟透。

4、另外,在蒸煮过程中无法张开的生蚝,不要食用。

生蚝的功效

重镇安神,潜阳补阴,软坚散结,收敛固涩。用于惊悸失眠,眩晕耳鸣,瘰疬痰核,徵瘕痞块,自汗盗汗,遗精崩带,胃痛泛酸。煅牡蛎收敛固涩。用于自汗盗汗,遗精崩带,胃痛吞酸。

牡蛎中含有丰富的锌,而人体若缺少锌,则会有诸多的不便。尤其是对于男人来说,锌是促性腺激素和睾丸酮分泌不可缺少的物质,锌不足可影响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并能影响睾丸酮及其运输载体蛋白的合成。锌不足可致少精子症,精子成熟停滞及精子活力下降,严重缺锌者晚期可使精子生成陷于停顿。

最值得一提的是,牡蛎每100克含锌70毫克左右,是很好的补锌食物。人体缺锌很重要的表现就是味蕾功能减退,味觉敏感度降低,味觉差,甚至丧失。人体内缺锌还难以将肝脏内储存的维生素A动员和转运出来,造成血中维生素A的含量减少,从而会使人患夜盲症和对黑暗的适应能力失常。

锌元素在男性的生长发育,男性器官成熟,精子的产生等方面均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锌对男性生殖细胞功能,内分泌功能以及精液质量均有影响,男性不育者可能缺锌,且补充锌能对男性不育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多吃含锌丰富的食物不仅对前列腺有好处,还会增加精子数量。除了牡蛎,其他红色肉类、动物内脏类也是锌的很好来源。

生蚝一次吃几个最好?生蚝一天吃几个好?

除了饮食调理之外,在生活中要戒烟、限酒,因为尼古丁和酒精会刺激前列腺液分泌,同时辛辣食物也尽量少吃。以免刺激前列腺液分泌,导致前列腺充血水肿,引发前列腺炎。尽量不要憋尿,避免压迫前列腺,若尿液和残存大便中的有害物质不能及时排出,会影响前列腺的健康。

生蚝怎么吃壮阳

1、蛎黄汤

鲜牡蛎250g,猪瘦肉100g,切薄片。拌少许淀粉,放沸水中煮熟即成。略加食盐调味,吃肉、饮汤。源于《本草拾遗》。本方取牡蛎肉滋阴补血,以猪瘦肉增强其补益营养作用。用于久病阴血虚亏,妇女崩漏失血,体虚少食,营养不良等。

生蚝一次吃几个最好?生蚝一天吃几个好?

2、蛎肉带丝汤

蛎肉250g,海带50g。将海带用水发胀,洗净,切细丝,放水中煮至熟软后,再放入牡蛎肉同煮沸,以食盐、猪脂调味即成。本方以牡蛎肉滋养补虚,海带软坚散结。用于小儿体虚,肺门淋巴结核、颈淋巴结核,或有阴虚潮热盗汗,心烦不眠等。

5H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场。

猜你喜欢

二维码

网站简介|网络营销|法律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12 - 2015 5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5号健康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15005143号-3
提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本网站敬告网民:身体若有不适,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所有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