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02 09:10:32 编辑:5号网-qiwen 45
安宫牛黄丸这是很多家里都会备着的常用药,那么这个药一般是在什么情况下吃的,它有什么样的功效和作用?安宫牛黄丸适合什么样的人服用?
安宫牛黄丸主要的作用是醒脑作用,临床上主要适用于有意识障碍,包括嗜睡、昏睡、昏迷、意识模糊、谵妄状态、去大脑皮质状态和植物状态等。引起意识障碍常见的疾病为脑血管疾病,比如大面积脑梗死和大量脑出血,如果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比如脑炎严重时也可以出现。另外,也可见于颅脑外伤和颅脑肿瘤,全身性疾病,比如血糖过高可能会引起高渗性昏迷,如果低血糖严重时可能会引起低血糖脑病,均可以出现意识障碍。如果有的人的血压过高可引起高血压脑病,有的也可以出现,也可用于中毒性脑病等。
安宫牛黄丸适合患有脑出血以及败血症的人群服用也可用于高热惊厥以及中风所导致的昏迷人群的治疗,效果也较为明显。本药品的主要成分含有黄芩以及朱砂,还有人工麝香等。本药品当中还有人工麝香,如果怀孕中的女性服用后可能会有流产的风险,所以最好不要服用,同时也要避免将药物放在儿童容易接触的地方。
“安宫牛黄丸”发明人吴瑭(字鞠通)就是这《温病条辨》的作者。
吴鞠通,清乾隆年间生人,出生于江苏淮安一个书香之家。19岁时,父亲因病早逝,吴鞠通深愧“父病不知医,尚复何颜立天地”。于是他开始遍览方书,刻苦研读,“弃举子之业,而专事方术”。26岁时,吴鞠通被选贡入京,参与《四库全书》子集医学部分的抄写检校工作。期间,他进一步研读晋、唐以降各家名医学说,受益匪浅。
他读前朝吴又可的《温疫论》时注意到,在吴又可生活的晚明时期,战乱频仍,瘟疫流行,而大多医家还囿于伤寒之论,不能变通,吴又可独树一帜地提出了流行性瘟疫“是无形之戾气口鼻侵入人体而致”,为中医传染病学奠基。去年我国发行的电影《大明劫》,就是再现了明末战乱时期,一代大医家吴又可的医学实践故事。这个早于西方200年的传染病学的发现,无疑刺激着吴鞠通,他更加“嗜学不厌,研理务精,抗志以希古人,虚心而师百氏”。因此吴鞠通的医学知识大长。
虽然他学业日精,但他处事却慎之又慎,一直未敢坐堂行医,出手治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京城瘟疫流行,一时死亡无数,人心惶惶。“十七年磨一剑”的吴鞠通“怀救世之心,秉超悟之哲”,在亲朋的鼓励下,施以名家叶天士奋力抢救之法,“六经辩证,三焦论治,卫气营血”,在改良牛黄清心丸基础上,制成安宫牛黄丸等名药,一下子从危重病人中救活了几十人,自此吴鞠通声名大振。
“温疫门”的首药便是安宫牛黄丸。安宫牛黄丸的“宫”,本指宫殿,君王居住在其中,如果用它来比喻人的脏器,那么心的作用即可被喻为“君”,而心包则可被喻为“宫”——“安宫”一词就由此而来。而牛黄则是这味药的君药(主药),它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嘉庆十八年(1813年),在他终生的朋友汪廷珍(时任礼部尚书)的鼓励下,吴鞠通撰写的《温病条辨》得以刊刻问世,“是书一出,大道不孤”,安宫牛黄丸也从此更为世人所熟知。
安宫牛黄丸是我国传统药品中最负盛名的急症用药,中医将其与紫雪丹、至宝丹并称为“凉开三宝”,并奉为“三宝”之首。安宫牛黄丸的处方来源出自《温病条辨》。书中认为心为君主之官,心包犹如君主之宫城,代君受邪,本方善清内陷心包之邪热,使心主能安居其宫,又以牛黄为主药,故而得名安宫牛黄丸。安宫牛黄丸的组成主要有牛黄、郁金、犀角、黄芩、黄连、雄黄、栀子、朱砂、冰片、麝香、珍珠、金箔为衣。该药的性状是为黄橙色和红褐色的大蜜丸,气芳香浓郁,味微苦。安宫牛黄丸的辨证要点是神昏谵语、高热烦躁、舌红或绛、脉数。安宫牛黄丸主治的病症有风温、春温、暑温、疫毒、燔灼营血、热陷心包、痰热上蒙清窍所致高热烦躁;神昏谵语或肢厥以及中风痰壅、突然昏迷、面赤气粗、口眼歪斜;小儿外感、热极生风、风痰上扰、喉间痰鸣、惊厥抽搐者。西医认为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中毒性肺炎、中毒性痢疾、脑血管意外、肝昏迷、败血症等均可用此药治疗。安宫牛黄丸的注意事项有以下几点:本品为热闭神昏而设,寒闭神昏者不得用。本品处方中含有麝香,芳香走窜,有损胎气,孕妇慎用。服药期间宜食清淡,忌食辛辣油腻之品,以免助火生痰。本方中含有朱砂、雄黄,不宜过量久服,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在治疗过程中如出现自汗畏寒、面色苍白、冷汗不止、脉微欲绝,由闭证变为脱证者,应立即停药。高热神昏、中风昏迷等服用本品困难者,应鼻饲给药。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人食用本品应遵医嘱。过敏体质者慎用。儿童必须在成人的监护下使用。运动员慎用。安宫牛黄丸要慎用,用时应注意掌握用量和服用时间,不可过量服用。尤其肝肾功能障碍者慎用,以防服用不当引起不良反应,以至危及生命。若出现中毒症状应立即停药。由于安宫牛黄丸中毒目前尚无特效解毒药,应该送往医院采取洗胃等急救措施。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5H跟帖
最热标签
猜你喜欢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场。